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人口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他对社会的发展也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我国早在20世纪末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下降和家庭结构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功能正在持续急剧弱化,人们养老后顾之忧会日益增加,国民对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以及相关服务的需求比必定会骤然提高,如何在当前形势下探索更为合理的养老模式,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焦点。于是,各种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
一、多集中与城市地区
由于农村的经济生活水平相对落后,养老模式比较单一;加之受到传统的观念影响,养儿防老的养老观念根深蒂固,
新的养老模式不易推行。目前,各地出现的新型养老模式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这部分地区的老年人普遍具有收入水平较高、经济基础好、接受适应新事物能力较强等特点。另外,城市老人居住比较集中,主要以社区为单位,便于服务的提供,易形成示范效应和规模效应。
二、以政策支持为基础
目前我国公办的养老基地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规模偏小、设施简陋、功能单一服务水准低等问题,由于政府投入不足,资金来源渠道狭窄,经济状况不好,在院老人生活标准不高,不能满足老人养老需求的情况,因此需要各级政府提高重视,把发展整个养老事业作为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二、讲究“因地制宜”
新型养老模式的发展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各地实际情况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养老模式。比如海南省根据冬暖夏凉的气候特点打造“养老牌”,推出“候鸟式”养老模式。在重点抓好需要政府资助的困难居家老年人的同时,要统筹兼顾其他不同层面的居家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不断扩大服务面,拓展服务功能,吸引更多居家老人主动接受虚拟养老服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的思维也发生了转变,未来会有越来越多老年人愿意选择在晚年更换一下自己居住环境,换一种方式生活。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新型养老模式也在不断地层出不穷,也是老人安度晚年的一种不错选择。
带你走进“互联网+医养结合”模式
下一篇生活式旅居养老,让养老升级为享老
微信扫码即可手机浏览
养老资讯
上海发布调整养老服务...
2024-02-27一图读懂-山东医养健...
2023-10-11山东印发医养健康产业...
2023-10-11江西发布养老会员卡等...
2023-08-23江苏12部门:关于加...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