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首轮个人养老金行业平台对接验收测试工作。中国结算分别于10月12日至10月18日、10月19日至10月25日组织开展两轮系统验收测试。已经完成首轮验收测试的约有7家券商,均以头部券商为主。
截至目前,中信证券、中国银河证券、广发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东方证券等均已参与了中国结算组织的四方联测准入测试。此外,平安证券等多家券商正积极“备战”,准备申请11月份的验收测试。
此番个人养老金引发关注,跟今年以来连续出台的激励政策息息相关。特别是在今年9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的实际税负由7.5%降为3%。此项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不仅将有利于提升参与个人养老金的积极性,有效扩大第三支柱覆盖率,同时对银行、券商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据中信证券明明团队测算,2035年,个人养老金规模或将达到12万亿元。
正是看到个人养老金庞大的潜在市场规模以及其账户具有唯一性,为了率先争取更多用户,银行、券商纷纷上线个人养老金专属板块,抢滩个人养老金市场。
对于个人养老金市场的前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冯文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国际上看,很多国家的个人养老金在资本市场占了很大份额。我国个人养老金市场潜力很大,从政策支持来看,未来有望成为资本市场一个积极增长的领域。资本市场非常看重其发展,多家机构都将其作为未来业务的重要增长点并积极布局。
鉴于个人养老金在我国尚属新事物,同时它又是百姓将来养老的保命钱,不同于其他金融产品,为防止未来无序或过度竞争,冯文猛认为,对个人养老金的推动要稳妥谨慎,在国家政策框架的要求下,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特别是在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发售、将来的保值增值以及相关的运营合规等方面都不能掉以轻心。须确保其安全发展,将来能够保值增值,才能让其将来在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同时,冯文猛建议,在推进的过程中,第一,要对相关运营主体的运营模式、机制和资质等有相应的规范要求,并要求在风险可控范围内运行。第二,要对运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密切追踪,建立健全纠偏机制,并确保深入贯彻下去。第三,要追踪运行当中的效果,定期梳理问题,对运营结果进行评估,然后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为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和指导。
券商“抢跑”!金融机构蠢蠢欲动意在分食个人养老金“蛋糕”
下一篇银保监会将确定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机构名单
微信扫码即可手机浏览
养老资讯
上海发布调整养老服务...
2024-02-27一图读懂-山东医养健...
2023-10-11山东印发医养健康产业...
2023-10-11江西发布养老会员卡等...
2023-08-23江苏12部门:关于加...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