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旅行者腹泻”

日期:2023-09-27 来源:

  外出总会遭遇腹泻、肠胃不适……许多旅游达人对此深有体会。

1.png

  这在医学领域被称为“旅行者腹泻”,中秋国庆双节将临,如何避免旅途中的尴尬?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了曜影医疗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徐敏。

  什么是“旅行者腹泻”?

  如果在旅行期间或旅行归来后,每日有3次或3次以上的未成形大便,且伴有发热、腹痛或呕吐等症状,就需要引起警惕。引起“旅行者腹泻”的病原体可分为非侵袭性、侵袭性两类,本质均属于菌群失调。数据显示:近80%的水土不服是由肠致病性细菌引起的,主要为产毒性大肠杆菌、志贺菌、空肠弯曲菌、气单孢菌、沙门氏菌及非霍乱弧菌。其中最常见的是产毒性大肠杆菌,占60%以上;少数情况下,霍乱弧菌、一些病毒和寄生虫也会成为致病病原体。

  哪些人群容易中招?

  首先是炎症性肠病、糖尿病患者等有基础疾病者,以及服用PPI(质子泵抑制剂)或抗酸剂者(胃酸减低)。老人、儿童以及胃肠功能弱者初到异乡,因水土不服、不适应当地饮食也易致病。此外,年轻人过于贪恋美食,导致摄入较多,也可能患病。

  出现症状了怎么办?

  “旅行者腹泻”可以自愈,只要后续保持清淡干净的饮食,持续1到5天,大多数人能恢复健康。一旦排便次数增加,可考虑及时口服补液盐,防止电解质紊乱、脱水。如出现严重脱水或休克,应及时到医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细菌感染所致的腹泻可应用抗生素,肠道益生菌治疗也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生态平衡,缓解症状。

  如果腹泻持续时间较长,伴有腹胀、肠鸣增加、因肠痉挛导致腹绞痛的症状,或发热、感觉疲乏,应该提高警惕,建议及时就医。

  如何提前预防?

  吃新鲜、煮熟食物,尽量不吃过多生冷食物,避免进食不洁食物,当地特有食物种类需根据自身情况“浅尝辄止”。将水煮沸、消毒后再饮用最为安全,不直接用未经处理的江河、湖水、井水洗漱。饭前便后洗手,必要时使用速干型手消毒剂。

  世卫组织推荐RBS/WC疫苗来预防霍乱和由产毒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旅行者腹泻”,建议至少在出行前两周接种。配齐相应药物(如蒙脱石散等)防患于未然。

阅读(494)
上一篇

年轻人也会“老年痴呆”吗?

下一篇

科学补营养 吃对更健康

幸福生活就上悠然版图

开启您的零门槛云养老之旅!

幸福生活就上悠然版图
悠然版图客服电话
400-696-7766 全国热线
悠然版图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隐私协议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山东养老机构服务中心 找养老院 济南养老院 青岛养老社区

合作伙伴

悠然版图 悠然版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悠然版图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01798号-1
登录入口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