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是利用音乐刺激和音乐体验的形式,对有精神心理及情绪紊乱的群体实施的干预治疗方法,它把音乐、人本精神和生命科学相融合,能使人身心愉悦,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儿童发育迟滞及自闭症的治疗,近几年很多临床证据也显示,音乐治疗对老年认知障碍也有积极的防治作用。
西方的音乐治疗方法大致分为三类,即接受式音乐治疗、参与式音乐治疗和演奏式音乐治疗。接受式音乐治疗是应用最普及的一个方法,即通过给老年患者听一些年轻时代流行的音乐和歌曲,可以刺激、保持和改善他们的记忆力。老年患者大都经历过战火纷飞的年代,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些充满正能量的老歌正是他们青春和美好过往的见证,能为他们制造回忆的气氛,提供回忆的动机。参与式和演奏式音乐治疗是让认知障碍患者主动去歌唱和演奏乐器,通过团体活动的形式,让参与者一起讨论心得体会,既可以提高患者的注意力,创造一个安全轻松的气氛,也有利于患者自我调整,放下戒备的心理,增加同外界社交和沟通交流的机会。
认知障碍老人随着病情的发展,语言功能逐渐退化,严重的甚至会言语不清,词不达意,但是在歌唱时却能很清晰地唱出歌词。通过带领老人重温熟悉的旋律和歌词,可以保持甚至改善他们的语言功能。音乐治疗还可以对情绪施以积极影响,使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精神放松、心情平静,有效缓解改善诸如抑郁、焦虑、游走及睡眠等问题。通过歌唱的形式,不但患者受益,也可以使看护人员的精神放松,减少看护过程中的不良情绪。
音乐治疗具有悠久历史,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曾提到了“五音疗疾”,根据宫、商、角、徵、羽5调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选择曲目进行治疗。宋代的大文学家欧阳修曾在《送杨寘序》中说道:“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翻译成白话即为音乐治好了他的抑郁症。现代的音乐治疗起源于美国,二战时由于音乐治疗精神疾病伤员的疗效显著,被迅速推广至各个领域。在治疗老年认知障碍方面,音乐治疗成果显著,上世纪70年代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律,所有的老年认知障碍治疗机构必须有音乐治疗。
老年认知障碍诊疗中心的医护人员通过音乐治疗及认知训练等形式,把关爱认知障碍老人的医学人文理念普及到日常的工作中去,让认知障碍患者身心愉悦的同时,病情也慢慢得以改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康复方法。
进入杨柳飞絮期,如何科学防护?
下一篇老年人常见的性格特征
微信扫码即可手机浏览
养老资讯
上海发布调整养老服务...
2024-02-27一图读懂-山东医养健...
2023-10-11山东印发医养健康产业...
2023-10-11江西发布养老会员卡等...
2023-08-23江苏12部门:关于加...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