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骨量减少,骨组织结构退化等情况,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出现骨折的现象。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害很大,因此老年人应该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骨质疏松是老年科很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骨质疏松症(II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三类。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尤其在绝经后的老年女性中更加普遍。骨质疏松属于寂静疾病,早期无任何不适症状,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往往在骨折发生后经X线片检查时才发现已患有骨质疏松。后期主要表现为疼痛,以腰腿疼痛为主,久站久坐时疼痛加剧,休息时可以缓解。其次,会出现身长缩短、驼背等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呼吸功能下降时,会伴随脊椎后弯、胸廓畸形等改变。骨折是该疾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骨质疏松是一种安静的疾病,有一些患者从发病到重度骨质疏松都可以没有明显症状,直到发生脆性骨折患者才知道自己患了严重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患病因素与性别、年龄和生活方式有关,女性、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及较少运动的人易患此病。骨质疏松是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疾病,但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会逐渐降低,而且短期内也不可能使骨密度增加很多,所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骨质疏松一般是由缺乏微量元素或肾虚引起的,平时饮食要营养搭配均衡,多摄入一些含维生素和钙比较高的食物,平时牛奶、豆制品要多吃、多喝,减少浓茶、咖啡,及碳酸饮料的摄入。多晒太阳,在晒太阳的过程中人体可以产生维生素D,有助于钙和磷的吸收。通过有效的药物干预来抑制骨转换的过快和骨量的流失,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按疗程服用相关的药物,对治疗骨质疏松有很好的效果。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骨病,严重时可导致全身性的疼痛,对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消极影响。通过康复治疗可以阻止骨质疏松症状的恶化,减轻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
适合老年人吃的豆制品有哪些?
下一篇做好“防、养、治”,早“筛”更重要
微信扫码即可手机浏览
养老资讯
上海发布调整养老服务...
2024-02-27
一图读懂-山东医养健...
2023-10-11
山东印发医养健康产业...
2023-10-11
江西发布养老会员卡等...
2023-08-23
江苏12部门:关于加...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