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预防老年人中风

日期:2024-04-03 来源:

  中医认为,中风是以猝然口眼歪斜、语言不利甚至半身不遂或伴有神志症状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由于发病突然,起病急骤,临床上变化多端,与自然界“风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古代医家取类比象而称之为“中风”。又因其发病突然,也称为“卒中”,冬春为多发季节。根据中风的临床特征,现代医学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认识中风

  根据中医理论,中风而不伴有神志症状者又称为中经络,伴有神志症状者称为中脏腑。中脏腑又分为闭证和脱证,闭证以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紧握、肢体强直为临床特征;脱证则症见神志昏迷、目和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等。

  中医治疗

  中经络应以平肝息风,化痰通瘀为主;

  中脏腑之闭证治疗应息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为主;

  中脏腑脱证则应以回阳固脱;

  对于内闭外脱还要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恢复期治疗应以益气化瘀通络,滋养肝肾为主。

  预防中风

  中风后遗症治疗起来相当棘手,恢复起来也很慢,甚至导致终生致残(中脏腑严重者可直接导致死亡),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整个家庭。因此,中风的预防十分重要,防重于治。

  一、中风的先兆

  1.老年人短期内出现语言蹇涩,表达不清等情况,往往被视为年纪大了,脑子反应迟钝。这种表现很多是中风的先兆,如果没有早检查、早发现会耽误治疗。出现这些情况时,患者家人要提高“警惕”。

  2.突发肢体发麻木、手握力减退等感觉,误认为是颈椎病而掉以轻心,其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属于中风先兆。

  3.行走蹒跚、站立不稳,需要扶墙站立等,不可当作“脑供血不足”一概而论。很可能是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如能得到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4.头晕目眩、视物不清,近期明显加重,部分患者为脑出血的征兆。

  5.口角流涎,不能自止。

  6.短期内记忆力、认知功能明显减退,不可一概视为老年性痴呆,应警惕是否为中风的先兆。

  凡老年人近期内出现以上表现者,都应引起警觉,应及时就医,必要时进行CT、核磁共振检查,甚至脑脊液压力测试等,早发现、早治疗。

  二、中风的预防

  1.及时进行体检,及时了解自身血压、血糖、血脂、心脑血管等理化指标的变化,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房颤等中风的高危因素及时监测和干预治疗,从而降低中风的发生概率。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a.老年人饮食宜清淡,要少食油腻,不抽烟,尽量少喝酒。

  b.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切忌过于用力,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史者,排便确实困难者应常备帮助排便药品(例如开塞露等)。

  c.保持心情舒畅,遇事以平淡心态对待,切忌暴怒。

  d.早睡早起,不熬夜不贪睡,适当进行运动,但运动量不宜过大。

阅读(506)
上一篇

老年人春季保健记住“六字诀”

下一篇

老年人应该如何用药?

幸福生活就上悠然版图

开启您的零门槛云养老之旅!

幸福生活就上悠然版图
悠然版图客服电话
400-696-7766 全国热线
悠然版图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隐私协议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山东养老机构服务中心 找养老院 济南养老院 青岛养老社区

合作伙伴

悠然版图 悠然版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悠然版图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01798号-1
登录入口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