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应该如何用药?

日期:2024-04-07 来源:

  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化社会,在步入老龄之后,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高,老年人不可避免的要依靠药物缓解病情。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用药后容易在体内发生蓄积,副作用的程度也比青年人严重,所以老年人安全用药问题也日显突出。

  一、老年人用药的原则

  1.五种药物原则

  为了控制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一般建议同时用药不要超过5 种。要明确治疗的目的,选择主要药物治疗,凡是疗效不确切、对老人用处不大的的药物都可以考虑停止使用。

  2.受益原则

  老年人要知道自己哪里不舒服,这样才能与医生进行有效沟通,服药一定要遵照医嘱。要有明确的用药适应症,另外还要保证用药的受益大于风险。

  3.小剂量原则

  老年人用药要尽可能简单、品种不宜过多,剂量不宜过大。除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消化酶类等药物可以用成年人剂量外,其他所有药物都应低于成年人剂量。

  4.暂停用原则

  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往往需要长期用药控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特点的变化及疾病的发展,原有药物可能不再适合当前的状态,需要定期前往医院由专业的医生,根据老年人病情还有身体状态及时调整用药。

  5.择时原则

  择时原则是主要是根据疾病的昼夜节律,还有药物的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来确定最佳的用药时间。

  二、老年人用药的禁忌

  睡前服药容易造成药物性食管损伤,会使血压在熟睡时过度下降而引起心脏及脑动脉供血不足,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血栓等意外。所以应尽量减少睡前服药,服药后多饮水,取立位或坐位至少一刻钟后再躺卧。

  乙醇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服用降压药同时饮酒者,可出现低血压现象;服用帕吉林的患者,会增加身体对乙醇的敏感性,饮酒后会发生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以及血压升高等反应。

  一些老年人在治病的时候容易操之过急,不按照医嘱,随意加大药物剂量。会使血压迅速下降,导致脑血管的供血减少,血液流动较慢,血氧不足,就会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出现半身不遂或休克状态。

  老年人安全用药,不仅依赖医药工作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更依赖于患者本身掌握一定的药学知识,知晓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只有严格遵守医嘱,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正确用药,才能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阅读(851)
上一篇

春季预防老年人中风

下一篇

老年人健忘症的表现有哪些?

幸福生活就上悠然版图

开启您的零门槛云养老之旅!

幸福生活就上悠然版图
悠然版图客服电话
400-696-7766 全国热线
悠然版图
关于我们 服务条款 隐私协议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山东养老机构服务中心 找养老院 济南养老院 青岛养老社区

合作伙伴

悠然版图 悠然版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2 悠然版图 版权所有 鲁ICP备20001798号-1
登录入口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